黃炎培早年講:“生計上能自立,是經濟上不貧;有相當常識,是知識上不貧;立志向上,是志氣上不貧。切不可單做第一點,拋卻第二第三點,若連第一點都不注意,光是養他,直是要他終身做貧人。”新時代職業教育要在經濟上、知識上、志向上培養學生,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。
學生,學生,學以為生。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生存生活。人要生存下去,總須勞動。而勞動則少不了勞動技能。勞動、勞動技能、勞動的果實,オ能解決生存問題,才能解決經濟上不貧的問題。這是作為ー個人必須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。而職業教育,解決的正是生存必須的勞動技能問題。都靈大學門前的雕像中有一只鷹,它只注重飛行的技能訓練,沒有學會基本的生存技能,結果,飛行到離目的地不到一半的路程時,卻因饑餓而亡。
但問題是現在許多家長連這個問題都沒有想清楚,盲目地要求孩子上普高,而輕視職業教育。“勞心者治人,勞力者治于人"的流毒仍沒有徹底鏟除。
一味地好高騖遠,不切實際,總以為自己生下的是龍種,結果,收獲的卻是跳蚤。這樣,既害了孩子的一生——將來沒有生存的技能!也害了自己的下半生——自己的孩子將來不好過,作為父母的,你能好過嗎?!
學技術,僅僅是職業教育的一個基本目標。職業學校,是將教育與職業結合在一起的學校,因此,還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:通識性的文化基礎知識及專業理論知識,這就讓你的勞動技能既有理論的依托,也有文化的滋養。
經濟上不貧困是知識上不貧困的基礎。知識上不貧困又作用于經濟上的不貧困,二者相輔相成。
而立志向上則是精神層面的東西。是前面兩者的動力源泉,相當于汽車發動機的作用。只要在經濟上、知識上有不斷向上向好的堅定的目標、想法,則那個人一定會發揮出更大的潛力,做好自己想做的事,達成自己的目的。
這樣的職業教育思想,100年前,黃炎培先生就有了,只是我們現代人認識還不到位。今天重新學習這段話,讓從事職業教育的人,不要妄自尊大,以為我現在所做的事就是在創新,其實不然。如果說是創新,也不是思想上的創新,僅僅是形式上的創新罷了!